图书介绍
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唐代文化 中【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斌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3262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041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5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唐代文化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卷481
第四编 道教文化篇481
第一章 唐代道教文学481
第一节 道教诗歌481
第二节 道教俗讲487
第三节 道教笔记小说490
一 《虬鬚客传》的作者491
二 《虬鬚客传》的内容491
三 《虬鬚客传》的性质491
四 《虬鬚客传》的艺术水平492
五 五种版本的《虬鬚客传》的异同492
第二章 唐代道教乐舞496
第一节 琴501
第二节 啸506
第三节 笙509
第三章 唐代道教绘画512
第一节 太上老君像517
第二节 道教诸神像518
第三节 老子化胡经519
第四节 著名道士像520
第五节 其他520
第四章 唐代道教雕塑522
第一节 造像522
一 石刻522
二 玉刻523
三 夹紵523
四 铁铸524
五 金铜铸524
六 金铸525
七 木雕525
八 泥塑525
九 摩崖造像526
十 不明质地的道教造像527
第二节 铸钟531
第三节 经幢534
第五章 唐代道教书法535
第六章 唐代道教建筑540
第七章 唐代道教祭祀礼仪552
第八章 唐代道教斋醮560
第九章 唐代道教医学与养生570
第一节 医学570
第二节 养生之术573
一 导引576
二 按摩580
三 服气581
四 辟谷586
五 叩齿590
六 咽津590
第十章 唐代道教典籍的搜集、整理与著述592
第五编 经学篇621
第一章 唐代经学概说621
第二章 陆德明《经典释文》626
第一节 《经典释文》的成书年代626
第二节 陆德明撰写《经典释文》的目的和期待629
第三节 《经典释文》对后世的影响634
第三章 唐王朝对五经的整理638
第一节 颜师古在经学上的贡献638
第二节 孔颖达与《五经正义》642
一 《五经正义》编纂过程642
二 《周易正义》645
三 《尚书正义》653
四 《毛诗正义》658
五 《礼记正义》670
六 《春秋左传正义》679
第四章 唐代的《易学》686
第一节 李鼎祚《周易集解》686
第二节 史徵《周易口诀义》695
第五章 贾公彦的《周礼》《仪礼》疏706
第一节 《周礼注疏》706
第二节 《仪礼注疏》715
第六章 刘知几《史通》有关经传的论述721
第七章 啖助、赵匡、陆淳(质)对《春秋三传》的看法729
第一节 讨论《春秋》宗旨731
第二节 评议“三传”得失735
第三节 补充集注新注738
第四节 赵匡“损益”说明741
第五节 《左传》、《国语》比较743
第八章 韩愈、李翱在经学上的贡献750
第九章 结语761
第六编 佛教文化篇768
第一章 佛寺群系与寺院型制768
第一节 佛寺群系的形成768
第二节 佛寺型制的演变770
一 宫塔式770
二 楼塔式771
三 廊院式772
第二章 僧团制度与僧官寺职777
第一节 僧尼仪规与禅门规式778
一 恢张律戒778
二 道宣:僧尼仪规779
三 怀海:《禅门规式》781
第二节 僧官与寺职782
一 僧官沿革782
二 敦煌文书中的州级僧官785
三 寺职“三纲”787
第三章 译业与声业789
第一节 译业的鼎盛789
一 唐以前的译业790
二 唐初译业791
三 武周译业793
四 译业尾声795
第二节 声业的成熟796
一 胡呗演化为梵呗796
二 经导两声的融合798
三 俗讲风靡民间800
第四章 人文撰述803
第一节 僧传803
一 《名僧传》与《高僧传》804
二 道宣《续高僧传》805
三 “别传”与“类传”806
第二节 行记807
一 《佛国记》、《北魏惠生使西域记》与《大隋西国传》807
二 玄奘、辩机《大唐西域记》808
三 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811
四 《往五天竺国传》813
第三节 寺记与名山记814
一 《洛阳伽蓝记》、《寺塔记》814
二 《庐山记》、《天台山记》816
第四节 经音义与唐梵语样818
一 玄应《大唐众经音义》819
二 慧琳《一切经音义》820
三 《梵唐千字文》、《梵唐文字》、《悉昙字样》822
第五节 参玄录824
第五章 岁节之庆829
第一节 传统节日829
一 除日(岁除)、元日(大岁日)829
二 上元日(燃灯节,正月十五日)832
三 寒食日834
四 冬至日835
第二节 释门节日838
一 佛诞日(四月八日)、[附]敦煌行像日(二月八日)838
二 盂兰盆节(七月十五日)841
三 腊日(十二月八日)843
第三节 节祝情结与美学品格845
第六章 寺学与庋藏849
第一节 寄寺修学849
一 三吴、两浙850
二 庐浔、楚衡、荆襄851
三 沂兖、淮扬852
四 蜀中、闽莆853
五 终南、京畿854
六 嵩山、都畿855
七 中条山856
第二节 敦煌的寺学857
第三节 典籍藏860
一 外典藏860
二 别集特藏861
三 敦煌佛寺的外典藏862
第四节 名物藏863
一 “三绝藏”863
二 独藏865
三 佛舍利藏866
第五节 故实藏868
一 文化名人故实868
二 政治名人故实869
三 京寺“常住掌故”870
第七章 栖寄与利养872
第一节 寺舍停客872
一 “流寓”与“宿会”872
二 举子“税居”与商客寄寺875
三 传舍与“普通院”877
第二节 “悲田”利人880
第三节 护生营林884
第七编 礼仪风俗篇889
第一章 唐前礼仪889
第一节 礼仪的起源889
第二节 周公孔子制礼作乐892
第三节 诸子论礼899
第四节 秦汉礼仪906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礼仪910
第六节 隋代礼仪913
第二章 官颁唐礼916
第一节 贞观礼和显庆礼916
第二节 武则天冲击旧礼917
第三节 开元礼919
第四节 五经正义和开元礼举923
第五节 贞元、元和间礼的变迁924
第三章 唐代礼仪风俗926
第一节 唐代诞生礼俗926
第二节 唐代冠笄礼俗929
第三节 唐代婚嫁礼俗933
第四节 唐代丧葬礼俗948
第五节 唐代祭祀礼俗974
第六节 唐代皇帝礼仪988
第七节 唐代军礼1013
第八节 唐代乡饮酒礼1020
第九节 唐代家礼1022
第十节 唐代节日风俗1030
一 元旦1031
二 元宵1031
三 上巳1032
四 寒食1032
五 清明1033
六 端午1034
七 七夕1035
八 中元1036
九 中秋1036
十 重阳1038
十一 冬至1038
十二 腊八1039
十三 送灶1039
十四 除夕1040
热门推荐
- 3570955.html
- 739090.html
- 3339343.html
- 3212164.html
- 1137254.html
- 2629347.html
- 459200.html
- 3770929.html
- 1803412.html
- 9360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33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60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00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26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5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9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1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39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37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8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