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邢钊,乐涛主编;王瑞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93509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兽医学:微生物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动物学:免疫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微生物、微生物学、动物微生物学及动物免疫学1
二、微生物的种类及特性1
绪论1
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3
四、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发展简史3
第一节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及结构8
一、细菌8
第一章 微生物的形态及结构8
第一篇 微生物学基础8
二、螺旋体17
三、支原体18
四、立克次体19
五、衣原体19
六、放线菌20
第二节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及构造21
一、酵母菌22
二、霉菌23
第三节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的形态与结构25
一、病毒的形态和大小26
二、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26
三、病毒的生物学特性30
四、亚病毒32
第二章 微生物生理与培养34
第一节 细菌生理34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34
二、细菌的营养36
三、细菌的代谢37
四、细菌的生长与繁殖41
第二节 细菌培养42
一、培养基43
二、细菌的培养条件44
三、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45
第三节 病毒培养46
一、病毒的增殖方式及过程46
二、干扰现象与干扰素49
三、病毒的人工培养51
一、真菌的繁殖方式53
第四节 真菌培养53
二、真菌的培养条件55
三、真菌的培养特性56
第五节 其他微生物的培养57
一、螺旋体的培养57
二、支原体的人工培养58
三、立克次体的培养59
四、衣原体的人工培养59
一、细菌的病原性与毒力61
第一节 细菌的病原性与毒素61
第三章 微生物的病原性与传染61
二、构成细菌毒力的因素62
三、毒力的测定64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理65
一、病毒感染对宿主组织和器官的损伤65
二、无组织器官损伤时所致的病理变化65
三、病毒的持续感染66
四、病毒感染对免疫系统的损伤66
第三节 真菌的病原性与毒素66
二、真菌的毒素67
一、真菌的致病性67
一、传染与感染的概念68
二、传染发生的必要条件68
第四节 传染68
三、传染的类型69
第四章 消毒与灭菌72
第一节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73
一、温度73
二、辐射76
四、渗透压77
三、干燥77
五、超声波78
六、微波78
七、滤过除菌78
第二节 化学因素79
一、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理79
二、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80
三、消毒剂的种类及应用81
第三节 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83
四、消毒剂的选用及注意事项83
一、抗生素、细菌素与植物杀菌素84
二、噬菌体85
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态86
第一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86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86
二、水中的微生物87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88
一、正常动物体内的微生物分布89
第二节 动物体内的微生态89
二、菌群平衡与失调90
三、GF动物与SPF动物92
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93
第一节 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93
一、基因组与质粒93
二、转座因子与毒力岛94
第二节 微生物变异机理95
一、基因突变95
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95
三、基因工程97
一、形态与结构的变异98
第三节 细菌的主要变异现象98
二、生化变异99
第四节 病毒的变异100
一、病毒的变异现象100
二、病毒的变异机理101
一、菌种的衰退与复壮102
二、菌种的保存102
第五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与保存102
第七章 微生物的分类命名及鉴定104
第一节 微生物分类与命名104
一、细菌分类单元105
二、细菌的分类方法105
三、细菌的命名106
四、病毒的分类与命名106
第二节 细菌的分离鉴定107
一、细菌分离鉴定的一般程序107
二、细菌的分离与鉴定108
第三节 病毒的分离鉴定110
一、病毒分离与鉴定的一般程序111
二、病毒分离与鉴定111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116
第八章 免疫学基础理论116
第一节 概述116
一、免疫的概念116
二、免疫的基本功能117
三、免疫的类型117
二、非特异性免疫机理119
一、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特点119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119
三、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123
第三节 抗原124
一、抗原的概念124
二、构成免疫原的条件124
三、抗原决定簇与抗原的特异性125
四、半抗原-载体现象126
五、抗原的分类127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128
第四节 抗体128
二、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129
三、免疫球蛋白种类和抗原性131
四、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与功能132
五、抗体的人工制备134
第五节 免疫系统136
一、免疫器官137
二、免疫细胞142
三、细胞因子146
二、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148
第六节 免疫应答148
一、免疫应答的概念148
三、体液免疫149
四、细胞免疫151
第七节 变态反应153
一、变态反应的概念153
二、变态反应的类型及形成机理153
一、抗细菌感染免疫157
第八节 抗感染免疫157
三、变态反应的防治157
二、抗病毒感染免疫159
三、抗寄生虫感染免疫161
第九节 免疫调节162
一、抗原的调节作用163
二、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163
三、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164
四、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相互调节165
一、血清学反应的概念167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167
第九章 免疫血清学技术167
第一节 概述167
三、影响血清学反应的因素168
四、血清学反应的类型及参与成分169
五、血清学反应的应用方式和目的170
第二节 凝集试验170
一、概念170
三、试验类型与方法171
二、试验原理171
一、概念174
二、试验类型与方法174
第三节 沉淀试验174
第四节 标记抗体技术177
一、概念及类型177
二、荧光抗体标记技术178
三、酶标记抗体技术179
一、概念181
二、试验原理181
第五节 补体结合试验181
四、放射免疫技术181
三、补体结合反应的成分182
四、初体结合试验方法182
第六节 中和试验183
一、概念183
二、定性中和试验183
一、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184
第七节 其他免疫标记技术184
四、空斑减数试验184
三、终点法中和试验184
二、免疫电镜技术185
三、生物素-亲和素标记技术185
四、核酸探针技术186
第十章 免疫学的应用188
第一节 免疫诊断与检测188
一、免疫诊断试剂188
二、免疫诊断与检测的应用189
第二节 免疫预防及免疫治疗190
一、免疫预防190
二、免疫治疗193
第三篇 重要的病原微生物196
第十一章 重要的病原细菌196
第一节 金黄色葡萄球菌196
第二节 链球菌199
第三节 大肠杆菌201
第四节 沙门杆菌204
第五节 炭疽芽孢杆菌207
第六节 产气荚膜梭菌210
第七节 破伤风梭菌212
第八节 肉毒梭菌214
第九节 猪丹毒杆菌215
第十节 结核分支杆菌217
第十一节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219
第十二节 布氏杆菌属220
第十三节 空肠弯曲杆菌223
第十四节 坏死梭杆菌224
第十五节 胞内劳森菌226
第十六节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227
第十七节 多杀性巴氏杆菌229
第十八节 鸭疫里氏杆菌230
第十九节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232
第二十节 嗜血杆菌233
第十二章 重要的动物病毒237
第一节 猪瘟病毒237
第二节 口蹄疫病毒239
第三节 猪水泡病病毒241
第四节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243
第五节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244
第六节 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245
第七节 细小病毒247
第八节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249
第九节 伪狂犬病病毒250
第十节 圆环病毒253
第十一节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54
第十二节 鸡新城疫病毒256
第十三节 禽流感病毒258
第十四节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260
第十五节 鸡马立克病毒261
第十六节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263
第十七节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265
第十八节 痘病毒267
第十九节 鸡腺病毒269
第二十节 禽呼肠孤病毒270
第二十一节 禽脑脊髓炎病毒272
第二十二节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274
第二十三节 鸭瘟病毒275
第二十四节 鸭肝炎病毒277
第二十五节 小鹅瘟病毒278
第二十六节 兔出血症病毒280
第二十七节 朊病毒281
第二十八节 狂犬病病毒282
第二十九节 犬瘟热病毒284
一、曲霉菌286
第一节 病原真菌286
第十三章 其他类型的病原微生物286
二、皮霉289
三、镰孢霉290
四、白色念珠菌291
第二节 螺旋体292
一、钩端螺旋体293
二、猪痢蛇形螺旋体294
三、兔密螺旋体295
第三节 支原体295
二、鸡败血支原体296
一、猪肺炎支原体296
三、鸡滑液支原体297
第四节 立克次体298
一、猪附红细胞体298
二、贝氏柯克斯体299
第五节 衣原体300
一、鹦鹉热亲衣原体300
二、牛羊亲衣原体301
实验须知304
实验指导304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305
实验二 细菌抹片的制备及染色307
实验三 玻璃器皿的准备与灭菌310
实验四 培养基的制备311
实验五 细菌的分离与培养313
实验六 细菌的培养特性的观察及纯培养移植316
实验七 细菌生化试验320
实验八 细菌计数324
实验九 动物试验法326
实验十 真菌制片及形态观察330
实验十一 凝集试验332
实验十二 沉淀试验334
实验十三 间接血凝试验335
实验十四 荧光抗体染色试验337
实验十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338
实验十六 病毒的鸡胚培养340
实验十七 病毒的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343
实验十八 肠道菌的鉴定345
实验十九 多杀性巴氏杆菌347
实验二十 魏氏梭菌348
实验二十一 葡萄球菌和链球菌349
实验二十二 药物敏感试验(纸片法)350
附录352
附录一 动物常见病原菌主要特性鉴别一览表352
附录二 常用的培养基356
附录三 常用试剂和试液配制359
附录四 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360
附录五 微生物学常用缩写362
主要参考文献363
热门推荐
- 2025140.html
- 2272767.html
- 950787.html
- 948524.html
- 1978433.html
- 1969614.html
- 3478800.html
- 1220190.html
- 1575193.html
- 8797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05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33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6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21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68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1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3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36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5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