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和而不同 比较教育的跨文化对话【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长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19850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0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25页
- 主题词:比较教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和而不同 比较教育的跨文化对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文化自觉第一章 中国传统哲学之于比较教育意义的发现5
一、比较教育理论之根在哲学 5
二、现代解释学和中国传统哲学意义的重新发现 7
三、中国传统哲学与比较教育理论建设 13
第二章 理想国、理想人、理想教育:与柏拉图的对话16
一、背景:古希腊与柏拉图的早期生活 17
二、柏拉图的游学经历 23
三、学园时期与《理想国》 25
四、柏拉图的思想来源 30
五、柏拉图的一般哲学思想 36
六、柏拉图的理想国、理想人和理想的教育 40
七、柏拉图的知识观与学习论 45
第三章 追求知识与自由的教育:与印度本土宗教文明的一种对话48
一、吠陀—婆罗门教的产生与变迁 49
二、吠陀—婆罗门教的教育 53
三、佛教的产生与发展 56
四、佛教教育 59
五、印度教与印度教的教育 60
六、印度本土宗教对教育的影响 61
第四章 “和而不同”:比较教育发展的主题与方向66
一、“和而不同”的经典比喻 67
二、孔子的“和而不同” 68
三、“和而不同”的英译比较 70
四、对“和而不同”的历史文化解释 72
五、“和而不同”的文化发展道路:中医发展的个案 74
六、比较教育“和而不同”发展的基本意义 75
七、结语 96
第五章 有因有革:比较教育“和而不同”发展的基本方式103
一、中国传统哲学因革观的解读 103
二、阿尔特巴赫依附论主要观点的因革观分析 107
第二编 理论自觉第六章 西方对比较教育发展的贡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121
一、初创时代 122
二、描述借鉴时代 123
三、因素分析时代 124
四、社会科学方法时代 135
五、方法多元化时代 144
第七章 一与多: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目的175
一、关于一与多 176
二、对一中之多的考察 178
三、对多中之一的求索 181
第八章 执两用中: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基本态度185
一、关于执两用中 186
二、关于方法与执两用中 187
三、执两用中与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范式 188
四、执两用中与不同的比较教育方法论 191
五、执两用中与对不同的具体研究方法的态度 191
六、做学问和做人相结合 193
第九章 老子的哲学与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建设196
一、“知常”与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 197
二、“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与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抽象 198
三、“沕”、“望”、“窈”、“冥”与研究中的深入调查、并置比较与认真思考 199
四、“反者道之动”与研究中的辩证思维方式 200
五、“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与比较教育的超前认识 202
六、“知和曰常”与对不同比较教育理论的态度 203
第十章 抑滞必扬,言旷无隘:比较教育哲学领域的建设205
一、教育哲学比较:20世纪西方教育哲学概述 207
二、当代教育的人文主义思潮 217
三、一种科学主义教育思潮:当代理性主义教学范式 247
四、建构主义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66
五、国外教育哲学发展的前瞻 272
第十一章 比较教育学科认同的探究279
一、问题的提出 279
二、学科一般问题的讨论 287
三、比较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讨论 313
四、比较教育知识生产的组织与成果的考察 345
五、一些初步结论 347
第三编 实践自觉第十二章 “知行合一”:比较教育研究主体和接受主体的互动与创新研究 369
一、“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启示: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对话 370
二、接受美学的启示:研究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结合 375
三、比较教育的实践纲领:跨文化哲学对话的结论 379
第十三章 实践自觉,关注教育政策:主流与非主流教育思想的研究382
一、关于政策 383
二、许衡哲学思想的启示 385
三、当代国际主流教育思想若干问题简析 389
四、非主流教育思想的个案研究:对俄罗斯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批评 399
第十四章 建设教育发展服务区和教师发展学校:比较教育研究走向实践自觉的一种尝试 415
一、建设教育发展服务区和教师发展学校思想的提出 416
二、教师发展学校的实践原则:比较教育“和而不同”的实践探索 420
参考文献 440
附录一 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举办的历届年会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情况简辑 446
附录二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比较)教育丛书 494
写在书后的话 499
热门推荐
- 3134509.html
- 784107.html
- 2079867.html
- 1845096.html
- 588122.html
- 1087844.html
- 3770999.html
- 767439.html
- 3358286.html
- 16845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6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36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13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86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5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4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05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0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81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7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