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工最新基础标准应用手册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电工最新基础标准应用手册 第2版
  • 杨振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1251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245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1267页
  • 主题词:电工-技术标准-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工最新基础标准应用手册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9.7.1 温度试验(摘自GB/T 2423.1

3.2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绘制原则(摘自GB/T 5465.1

10.3.3包装件的标示(摘自GB/T 4857.1

8.3 EMC试验场地(摘自GB/T 6113.1

9.13.1总则(摘自GB/T 5170.1

6.5.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摘自GB/T 16927.1

6.5.2试验程序(摘自GB/T 16927.1

—1997和GB/T 17627.1

6.5.6低压设备电气间隙和固体绝缘的试验(摘自GB/T 16935.1

7.11.2 电击防护(摘自GB 14821.1

目录1

3.1.1总则(摘自GB/T4728.1

9.3.1 温度和湿度(摘自GB/T 4797.1

第2版前言1

第1版前言1

第1章电工术语1

7.14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摘自GB 4793.1

4.2 功能性简图(摘自GB/T 6988.2

6.5.3测量系统(摘自GB/T 16927.2

—1997和GB/T 17627.2

3.1.2符号要素、限定符号和其他常用符号(摘自GB/T 4728.2

7.6严酷条件下户外场所电气设施一般防护要求(摘自GB/T 9089.2

7.9.5隔爆型“d”(摘自GB 3836.2

7.11.3热效应防护(摘自GB 16895.2

7.9.6增安型“e”(摘自GB 3836.3

1.1.1电路和磁路3

2900.1—1992)3

1.1 电工基本术语(摘自GB/T3

9.3.3生物(摘自GB/T 4797.3

9.4.4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气候环境条件(摘自GB/T 4798.3

9.7.2湿热试验(摘自GB/T 2423.3

3.1.3导体和连接件(摘自GB/T 4728.3

7.9.7本质安全型“i”(摘自GB 3836.4

9.4.5无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气候环境条件(摘自GB/T 4798.4

8.5.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摘自GB/T 17626.4

7.11.5过电流保护(摘自GB 16895.5

9.3.5 降水和风(摘自GB/T 4797.5

9.4.11 地面固定使用设备的机械环境条件(摘自GB/T 4798.5

9.4.12地面车辆设备的机械环境条件(摘自GB/T 4798.5

9.8.8冲击试验(摘自GB/T 2423.5

9.3.6沙、尘、盐雾(摘自GB/T 4797.6

8.5.5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摘自GB/T 17626.6

9.8.9碰撞试验(摘自GB/T 2423.6

9.4.14携带和非固定使用设备机械环境条件(摘自GB/T 4798.7

9.8.10倾跌与翻倒试验(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摘自GB/T 2423.7

9.8.11自由跌落试验(摘自GB/T 2423.8

8.5.6工频磁场、脉冲磁扬、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摘自GB/T 17626.8

1.1.2电和磁的器件9

9.13.6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备的检定(摘自GB/T 5170.10

9.8.2正弦振动试验(摘自GB/T 2423.10

8.5.7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摘自GB/T 17626.11

3.1.12二进制逻辑元件与模拟元件图形符号(摘自GB/T 4728.12

1.2电工常用术语13

1.2.1 电工合金术语(摘自GB/T2900.4—1994)13

—1996,GB/T 4728.13

9.13.8振动(正弦)试验用机械振动台的检定(摘自GB/T 5170.13

1.2.2电气绝缘材料术语(摘自GB/T2900.5—1983)14

9.13.9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动振动台的检定(摘自GB/T 5170.14

9.8.13加速度试验(摘自GB/T 2423.15

9.13.10振动(正弦)试验用液压振动台的检定(摘自GB/T 5170.15

1.2.4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术语(摘自GB/T 2900.15

9.7.11长霉试验(摘自GB/T 2423.16

9.13.11 恒加速度试验用离心试验机的检定(摘自GB/T 5170.16

1.2.3电线电缆术语(摘自GB/T2900.10—2001)16

—1997)17

9.7.6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试验(摘自GB/T 2423.18

9.13.13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设备的检定(摘自GB/T 5170.18

9.13.14温度/振动(正弦)综合试验设备的检定(摘自GB/T 5170.19

9.7.8试验Kd:接触点和连接件的硫化氢试验(摘自GB/T 2423.20

1.2.5低压电器术语(摘自GB/T2900.18—1992)20

和GB/T 2423.22

9.10.2密封试验(摘自GB/T 2423.23

1.2.6旋转电机术语(摘自GB/T2900.25—1994)23

9.8.6地震试验(摘自GB/T 2424.25

1.2.7电力电子技术术语(摘自GB/T2900.33—1993)26

9.9.3低温/低气压/湿热连续综合试验(摘自GB/T 2423.27

1.2.8电工产品层次术语及其应用27

9.10.1 锡焊试验(摘自GB/T 2423.28

1.3.1信息技术基本术语(摘自GB/T5271.1—2000)29

9.10.3 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试验(摘自GB/T 2423.29

1.3电工相关术语29

1.3.2制造业自动化术语(摘自GB/T15312—1994)31

—1982和GB/T 2423.32

1.4 IEC与主要工业国家电工术语标准目录32

1.4.1 IEC电工术语标准目录32

9.7.10试验Kca:高浓度二氧化硫试验(摘自GB/T 2423.33

9.9.4低温/振动(正弦)综合试验(摘自GB/T 2423.35

1.4.2主要工业国家电工术语标准目录35

2.1 术语36

第2章量和单位36

9.9.5高温/振动(正弦)综合试验(摘自GB/T 2423.36

9.7.14沙尘试验(摘自GB/T 2423.37

2.2法定计量单位37

9.7.13水试验(摘自GB/T 2423.38

2.3 国际单位制的构成(摘自GB3100—1993)39

9.8.12弹跳试验(摘自GB/T 2423.39

2.4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40

(摘自GB3101—1993)40

2.4.1 量和单位40

9.7.15风压试验(摘自GB/T 2423.41

2.4.2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符号的一般原则41

9.9.6低温/低气压/振动(正弦)综合试验(摘自GB/T 2423.42

2.4.3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使用规则42

2.4.4法定计量单位单位名称的使用规则42

2.5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摘自GB 3102.5—1993)43

2.4.5下角标的使用规则43

9.11.1弹簧锤试验(摘自GB/T 2423.44

2.6常用计量单位的换算46

2.6.1常用计量单位的换算46

9.11.2摆锤试验(摘自GB/T 2423.46

9.8.16声振试验(摘自GB/T 2423.47

9.8.5时间历程法振动试验(试验Ff)和正弦拍频法振动试验(试验Fe)(摘自GB/T 2423.48

2.6.2 常用计量单位与已废弃单位对照50

9.7.9试验Ke:流动混合气体腐蚀试验(摘自GB/T 2423.51

2.7常见的使用错误或非标准计量单位举例51

2.8数值修约规则52

第3章 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53

—1985)54

3.1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54

—1998)59

—1998)74

8.6 我国与CISPR、IEC/TC77

3.1.4基本无源元件(摘自GB/T4728.4—1999)81

3.1.5半导体管和电子管(摘自GB/T4728.5—2000)85

3.1.6 电能的发生与转换(摘自GB/T4728.6—2000)95

3.1.7开关、控制和保护器件(摘自GB/T 4728.7—2000)112

3.1.8测量仪表、灯和信号器件(摘自GB/T 4728.8—2000)131

3.1.9电信:交换和外围设备(摘自GB/T 4728.9—1999)136

3.1.10电信:传输(摘自GB/T140

4728.10—1999)140

3.1.11建筑安装平面布置图(摘自GB/T 4728.11—2000)144

6.2.1 标准电压(摘自GB156

—1996)165

3.1.13 IEC与几个工业发达国家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国家标准目录对照178

—1996)179

3.2.1术语179

3.2.2图形符号功能179

3.2.3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设计180

原则180

3.2.4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使用184

说明184

3.2.5其他注意事项184

3.3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摘自184

GB/T 5465.2—1996)184

3.3.1 电气设备用通用图形符号191

10.3.1包装贮运图示标志(摘自GB191

3.3.2广播、电视及音响设备用图形符号201

3.3.3通信、测量、定位设备用图形符号221

3.3.4医用设备用图形符号233

3.3.5电化教育图形符号243

3.3.6家用电器及其他设备用图形243

符号243

3.3.7 IEC新发布的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245

3.3.8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的应用259

3.3.9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的派生259

3.3.10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的适用范围260

3.3.11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使用注意事项260

3.4有关电路和磁路的基本规定264

3.4.1 关于电路和磁路中量的符号的一般规定264

(摘自GB/T 8445—1987)264

3.4.2在正弦(式)量情况下,有关电路的规定269

3.5.1文字符号的组成271

3.5 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制定通则(摘自GB/T 7159—1987)271

3.5.2补充文字符号的原则279

3.5.3 电气设备常用基本文字符号补充应用示例280

4.1 电气技术用文件编制的一般要求(摘自GB/T 6988.1—1997)283

第4章电气制图和项目代号283

4.1.1术语283

4.1.2文件分类291

4.1.3文件编制通则299

4.1.4制图一般规则305

4.1.5简图的布局309

4.1.6简图用图形符号310

4.1.7连接线316

4.1.8围框和机壳320

4.1.9简化方法322

4.1.11位置标记、技术数据、说明性标记324

4.1.10项目和端子代号324

4.2.1通用绘制规则327

—1997)327

4.2.2概略图345

4.2.3功能图353

4.2.4电路图355

4.3接线图和接线表(摘自GB/T376

6988.3—1997)376

4.3.1接线图和接线表的通用规则376

4.3.2单元接线图和单元接线表382

4.3.3互连接线图和互连接线表384

4.3.4端子接线图和端子接线表384

4.3.5电缆图和电缆表384

4.4控制系统功能表图的绘制(摘自GB/T 6988.6—1993)387

4.4.1 通则387

4.4.2功能表图的一般规定388

条件397

4.4.3详细命令或动作与详细转换397

4.4.4 同一序列的重复使用402

4.4.6功能表图的示例403

4.4.5步的详细表示403

附录4.4B应避免的结构410

附录4.4A功能表图的数学描述410

4.5.1 定义411

GB/T 6988.4—2002)411

4.5位置文件与安装文件(摘自411

4.5.2电气设施、安装文件和信息412

4.5.3位置文件编制的一般规则415

4.5.4不同类型的位置文件418

4.5.5示例429

附录4.5A参照代号的应用431

GB/T 16679—1996)432

4.6信号与连接线的代号(摘自432

附录4.5B参考文献432

4.6.1总则432

4.6.2信号代号中项目代号的应用435

4.6.3信号名435

附录4.6A信号名用助记符442

4.7电气技术中的项目代号(摘自445

GB/T 5094—1985)445

4.7.1术语445

4.7.2代号段及其构成446

4.7.3项目代号的构成及应用446

4.8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1部分:基本规则(摘译自IEC 61346-1:1996)455

4.8.1术语455

4.8.2结构原则455

4.8.3参照代号的构成461

4.8.4位置代号470

附录4.8A参照代号系统的基本要求和必要性质470

附录4.8B从一个方面到另一个方面转移的示例472

附录4.8C从一个方面到另一个方面转移的示例(后一方面有独立的表示方法)475

附录4.8D示例:系统内的参照477

代号477

附录4.8E IEC60750的字母代码481

附录4.8F本标准规定的代号系统、IEC60750、ISO3511和ISO/DIS 1219-2的不同点与相同点481

附录4.8G参考文献482

—1985)482

4.9.1印制板零件图482

4.9.2印制板组装件装配图489

4.10 IEC与我国电气技术文件的491

编制(电气制图)国家标准491

对照491

4.10.1 电气技术文件(电气制图)的编制491

4.10.2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检索代号491

4.10.3成套设备、系统和设备文件和文件编制管理491

第5章标记和颜色493

5.1绝缘导线的标记(摘自GB/T493

4884—1985)493

5.1.1术语493

5.1.2标记系统的类型493

5.1.4主标记系统的应用494

5.1.5补充标记的应用494

5.1.3识别标记原则494

5.1.6标记的排列497

5.1.7标记的相对位置497

5.1.8标记使用的字体及导线(或线束)上标记在接线图上的标注499

5.2.1 识别电器接线端子的方法及其应用500

5.2.2应用字母数字系统的通则500

—1992)500

附录C)502

5.3.1一般要求502

5.2.5按照字母数字符号标志的设备接线端子和特定导线相互连接的示例502

5.2.4特定导线线端的识别502

5.3.2接线端子的标志和识别502

5.2.3与特定导线相连接的设备接线端子的标志502

5.4 电气用颜色标志的代号(摘自GB/T 13534—1992)504

5.4.2同一部件的颜色组合504

5.4.3不同部件的不同颜色504

—1981)504

5.5.1指示灯和按钮用色的统一504

规定504

5.5.2选色原则504

5.4.1字母代码504

5.5.3按钮的颜色505

5.5.4灯光按钮505

GB 7947—1997)506

5.6.1颜色标识506

5.6导体的颜色或数字标识(摘自506

5.5.5 电工成套装置中指示灯的选色示例506

5.6.2数字标识507

5.7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508

(摘自GB/T 2681—1981)508

5.7.1依导线颜色标志电路的规定508

5.7.2依电路选择导线颜色的规定508

—1998)508

5.8.1标记要求509

5.8.2电气设备供电电源额定值标记的应用510

—1984)511

5.9.1 原则511

5.9.2操作件典型示例512

5.9.3操作件的特殊情况512

5.10.1线端标志的组成513

5.10 电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513

(摘自GB 1971—1980)513

5.10.2交流电机的线端标志513

5.10.3直流换向器电机的线端515

标志515

5.10.4旋转方向516

5.10.5旋转方向与线端标志的516

关系516

5.11.4 IEC和主要工业国家有关交流系统三相电源导线、电器接线端子标记对照517

5.11 国际、国外有关标准情况517

5.11.1 ISO关于安全色的一般517

含义517

5.11.2主要工业国家安全色标志517

5.11.3 IEC和主要工业国家关于线端标志和颜色标志的标准目录517

第6章 电工基本参数、电能质量、绝缘配合和高电压试验技术519

6.1 常用术语519

6.2 电工基本参数526

—1993)526

—1988)527

6.2.4中频设备的额定电压(摘自GB/T3926—1983)527

6.2.2铁路干线电力牵引交流电压(摘自GB 1402—1998)527

—2002)528

—2002)528

6.2.7船舶和近海装置用电工产品的额定电流(摘自GB/T 4988—1985)529

—1996)529

6.2.9船舶和近海装置用电工产品的额定频率(摘自GB/T 4988—1985)529

—1996)529

6.2.11世界各地的电源电压与529

频率529

6.2.12 IEC及主要工业国家额定电压值对照531

6.3 电力系统电能质量531

6.3.1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摘自GB/T 15543—1995)531

6.3.2供电电压○允许偏差(摘自GB12325—1990)533

—2000)534

6.3.4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摘自GB/T 15945—1995)535

—1993)535

6.4绝缘配合538

6.4.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摘自GB 311.1—1997)538

6.4.2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摘自GB/T 16935.1—1997)544

—1997)552

6.5高电压试验技术552

—1998)553

1998)557

6.5.4标准测量系统560

6.5.5国家认证系统561

—1997)561

6.6 IEC和主要工业国家有关电工基本参数、绝缘配合与高电压试验标准目录565

第7章 电气安全567

—1984)580

7.2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和用电安全导则584

7.2.1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摘自GB/T4064—1983)584

—1992)587

7.3 电工电子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摘自GB/T 12501—1990)589

7.3.1 防触电保护分类的适用范围590

7.3.2设备的类别590

7.3.3关于0I类设备问题590

7.4对电击防护要求的导则(摘自590

GB/T 12501.2—1997)590

7.4.1应用范围和目的590

7.4.2保护措施590

7.4.3各类设备电击防护导则592

7.5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摘自GB 4208—1993)594

7.5.1标志IP代码594

7.5.2 IP代码应用举例595

7.5.3第一位特征数字的含义595

7.5.4第二位特征数字的含义596

7.5.5附加字母的含义597

7.5.6补充字母的含义597

7.5.7试验一般要求598

7.5.8第一位特征数字试验条件599

7.5.9第一位特征数字所代表的对接近危险部件防护的试验599

7.5.10第一位特征数字所代表的防止固体异物进入的试验604

7.5.11 第二位特征数字所代表的防止水进入的试验605

—1988)609

7.6.1直接接触防护609

7.5.12附加字母所代表的对接近危险部件防护的试验609

7.6.2间接接触防护613

7.6.3接地装置和保护导体616

7.6.4过电流防护619

7.6.5保护装置和保护系统的选择620

(摘自GB 4706.1—1998)621

7.7.1安全等级的分类621

7.7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621

7.7.2安全试验的一般要求622

7.7.3对标志及说明书的检查622

7.7.5对电动器具起动的检查624

7.7.6对输入功率和电流的检验624

7.7.4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检查624

7.7.7对发热温升的检验625

7.7.8对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的检验628

7.7.9对耐潮湿的检验630

7.7.10对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的试验检验630

7.7.12对耐久性的检验632

7.7.11对过载保护的检验632

7.7.13对非正常工作时的考核633

7.7.14对稳定性和机械危险的考核636

7.7.15对机械强度的检验636

7.7.16对结构的检验637

7.7.17对器具内部布线安全的检验641

7.7.18对器具用元件的检验641

7.7.19对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的643

检验643

检验647

7.7.20对外部导线用接线端子的647

7.7.21对接地措施的检查648

7.7.22对螺钉和连接的检查649

7.7.23对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通绝缘距离的要求650

7.7.24对耐热、耐燃和耐漏电起痕的检查654

7.7.25防锈、辐射、毒性和类似危险的预防660

7.7.26 由充电电池供电的器具660

7.8.3对标志的要求661

7.8.2对设计的要求661

GB 3883.1—2000)661

7.8.1电源连接型式661

7.8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摘自661

7.8.4关于电动工具的类别663

7.8.5对试验的一般要求663

7.8.6对说明书的要求664

7.8.7对防止触及带电零件保护的664

检验664

检验665

7.8.9对输入功率和电流偏差的665

7.8.8对起动的检验665

7.8.10对发热温升的检验666

7.8.11对泄漏电流的检验668

7.8.12对防潮性的检验668

7.8.13对泄漏电流与电气强度的669

检验669

7.8.14对变压器及其相关电路的过载保护检验670

7.8.16对不正常操作的检验671

7.8.15对耐久性的检验671

7.8.17对机械危险的检验672

7.8.18对机械强度的检验673

7.8.19对工具结构的检验673

7.8.20对内部布线要求的检验678

7.8.21对组件安全性的检验678

检验679

7.8.22对电源连接和外接软线的679

检验682

7.8.23对外接导线的接线端子的682

7.8.24对接地装置的检验684

7.8.25对螺钉与载流件的检验685

7.8.26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绝缘穿通距离685

7.8.27耐热性、阻燃性和耐漏电起痕性687

7.8.28防锈要求689

7.8.29辐射、毒性和类似危险689

7.9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689

设备689

7.9.1术语689

7.9.2爆炸危险场所划分(摘自691

GB 3836.14—2000)691

7.9.3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摘自GB 3836.15—2000)694

7.9.4防爆电气设备的通用要求(摘自GB 3836.1—2000)696

—2000)699

—2000)705

—2000)707

9.5.7户内、户外防腐防爆异步电动机使用环境条件(机座号45~710

7.10.3户内、户外防腐防爆异步电动机环境技术要求(机座号45~710

7.9.8正压型“p”、充油型“o”、充砂型“q”和无火花型“n”(摘自GB 3836.5~.8—1987)710

7.9.9防爆电气设备的检修(摘自714

GB 3836.13—1997)714

7.9.10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定与安全间隙和最小点燃电流的分级(摘自GB 3836.11—1991、GB 3836.12—1991)716

7.9.11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国家标准与IEC 60079的比较及国外相关标准目录716

7.10化工防腐电气设备718

—1999)718

—1999)723

(摘自JB 9537—1999)726

7.11建筑物电气装置安全729

7.11.1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摘自GB 14050—1993)729

—1993)731

—1997)739

7.11.4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摘自GB 16895.3—1997)740

—2000)744

7.12电热设备的安全(摘自746

GB 5959.1—1986)746

7.12.1适用范围746

7.12.2电热设备的分类746

7.12.3一般要求746

7.12.4铭牌、标记和电路图747

7.12.5隔离和开合747

7.12.6与电网的连接和内部连接的安全要求748

7.12.7触电防护748

7.12.8热影响的防护749

7.12.9防火和防爆749

7.12.10电热设备的检查、投入运行、使用和维修749

GB/T 5226.1—1996)750

7.13工业机械电气设备安全(摘自750

7.13.1适用范围750

7.13.2基本要求752

7.13.3引入电源线端接法和切断753

开关753

7.13.4电击的防护754

7.13.5电气设备的防护756

7.13.6等电位接地757

7.13.7控制电路和控制功能759

7.13.8控制器件、控制装置和电761

动机761

6.2.6标准电流(摘自GB/T762

7.13.9控制接口和电子设备765

7.13.10导线和电缆及配线技术766

7.13.12警告标志和项目代号772

7.13.11附件和照明772

7.13.13技术文件773

7.13.14试验774

—1995)775

7.14.1范围与目的775

7.14.2试验776

7.14.3标记和文件779

7.14.4防电击782

7.14.5测量电路及试验指790

7.14.6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及试验电压791

7.14.7规定零部件绝缘要求的802

导则802

7.14.8防机械危险803

7.14.10防火、耐热和耐湿804

7.14.9耐机械冲击、振动和碰撞804

7.14.13元器件808

7.14.12 防有害有毒气体释放和爆炸808

7.14.11防辐射(包括激光源)、声压力和超声压力808

7.14.14用联锁装置的保护809

7.15.2中国强制认证810

7.15.1 电工产品安全认证810

7.15 电工产品安全认证与中国强制认证810

7.15.5第一批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摘电气类产品)811

7.15.4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业务范围(摘电气类产品)811

7.15.3中国质量认证中心811

7.15.7 电气类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机构812

7.15.6强制性产品认证程序812

7.16各国电工产品认证标志816

第8章电磁兼容825

8.1基本术语829

8.2.2 EMC标准分类说明832

8.2 EMC标准体系和分类832

8.2.1 EMC标准体系832

8.3.1开阔试验场833

—1995和《电磁兼容标准实施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833

8.3.2屏蔽室836

8.3.3电波暗室837

8.4主要骚扰源的电磁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841

—2001)842

8.4.2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摘自GB 14023—2000)848

8.4.3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干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摘自GB 13837—1997)853

8.4.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电热器具,电动工具以及类似电器无线电骚扰特性测量方法和限值(摘自GB 4343—1995)858

8.4.5 电气照明及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摘自GB 17743—1999)863

—1995)869

1998)871

8.5抗扰度试验876

8.5.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摘自GB/T 17626.2—1998)877

8.5.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摘自GB/T 17626.3—1998)881

—1998)883

8.5.4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摘自GB/T 17626.5—1999)887

—1998)892

~.10—1998)895

—1999)901

8.5.8振荡波抗扰度试验(摘自GB/T 17626.12—1998)903

之间的EMC标准的对比907

分析907

8.6.1 CISPR标准907

8.6.2 IEC/TC77标准908

8.6.3我国的EMC国家标准909

附录 罗德与施瓦茨公司EMC系统910

项目简介910

第9章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911

环境试验911

9.1 术语(摘自GB/T 2422—1995、GB/T 5169.1—1997、GB/T 11804—1989)916

9.1.1 通用术语916

9.1.2气候环境术语917

9.1.3机械环境术语920

9.1.4生物化学环境术语923

9.1.5场所和状态术语923

9.1.6其他环境试验术语924

9.1.7环境试验设备术语924

—2001)926

—1984)933

9.3.2海拔与气压、水深与水压(摘自GB/T 4797.2—1986)933

9.3 自然环境条件933

—1986)935

GB/T 4797.4—1989)936

9.3.4太阳辐射和温度(摘自936

—1992)937

—1995)938

9.4应用环境条件940

9.4.1 应用环境条件标准使用导则(摘自GB/T 4798.10—1991)940

9.4.2贮存中的气候环境条件(摘自GB/T 4798.1—1986)941

9.4.3运输中的气候环境条件等级(摘自GB/T 4798.2—1996)943

—1990)944

—1990)945

9.4.6地面车辆使用气候环境条件(摘自GB/T 4798.5—1987)947

9.4.7船用产品气候环境条件(摘自GB/T 4798.6—1984)948

9.4.8携带和非固定使用产品气候条件(摘自GB/T 4798.7—1987)950

9.4.9贮存中的机械环境条件(摘自GB/T 4798.1—1986)951

—1987)952

—1987)952

9.4.10运输中的机械环境条件(摘自GB/T 4798.2—1996)952

—1987)955

9.4.13船用设备的机械环境条件(摘自GB/T 4798.6—1984)955

9.4.15生物环境条件956

9.4.16化学活性物质条件956

9.4.18产品内部的微气候(摘自957

GB/T 4798.9—1997)957

9.4.17机械活性物质条件957

9.5.1 电工产品不同海拔的气候环境条件(摘自GB/T 14597—1993)959

—1999)959

9.5 电工产品的环境条件标准959

9.5.3电工产品热带自然环境条件(摘自JB/T 4160—1999)960

(摘自JB 9537—1999)961

—1999)961

—1999)961

—1999)961

—1999)962

9.6.1试验方法及其编号962

9.6.2试验定义963

9.6.3标准大气条件963

9.6.4试验顺序964

—1987)966

9.7气候环境试验966

9.6.5环境试验通用导则966

—1993、GB/T 2423.4—1993、GB/T 2423.34—1986和GB/T 2423.40—1997)967

9.7.3常温低气压试验(摘自969

GB/T 2423.21—1991)969

9.7.5试验Ka:盐雾试验(摘自GB/T2423.17—1993)970

—2000)970

9.7.4腐蚀试验970

—2000)971

—1981)971

—1981)971

—1989)972

—1999)973

—1990)974

9.7.12太阳辐射试验(摘自974

GB/T 2423.24—1995)974

—1989)977

—1994)978

9.8机械环境试验980

9.8.1振动影响980

—1995)980

(试验Fd)982

9.8.3宽频带随机振动——模拟法982

9.8.4宽频带随机振动——数字控983

制法(试验Fh)983

—1997)和(GB/T 2423.49—984

1997)984

—2000)984

9.8.7冲击与碰撞影响985

—1995)988

—1995)989

—1995)990

—1995)990

—1990)991

—1995)992

9.8.14倾斜和摇摆试验(摘自993

GB/T 2423.31—1985)993

9.8.15机械试验中的安装问题(摘自GB/T 2423.43—1995)994

—1997)996

9.9综合试验996

9.9.1低温低气压综合试验(摘自996

GB/T 2423.25—1992)996

9.9.2高温低气压综合试验(摘自997

GB/T 2423.26—1992)997

—1981)998

—1986)999

6.2.3直流电力牵引设备和系统的额定电压(摘自GB/T999

—1986)1000

—1995)1001

—1985)1002

9.10杂项试验1002

—1995)1004

—1999)1010

9.10.4在清洗剂中浸渍试验(摘自GB/T 2423.30—1999)1012

9.11安全指导功能试验(弹簧锤1013

和摆锤撞击试验)1013

—1995)1013

—1997)1015

9.12环境参数测量方法1016

9.12.1振动参数测量方法(摘自1016

GB/T 10593.1—1989)1016

9.12.2盐雾参数测量方法(摘自1017

GB/T 10593.2—1990)1017

9.12.3振动数据处理和归纳方法(摘自GB/T 10593.3—1990)1018

9.1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1021

—1985)1021

9.13.2温度试验设备的检定(摘自GB/T 5170.2—1996)1021

9.13.4盐雾试验设备的检定(摘自GB/T 5170.8—1996)1023

9.13.3湿热试验设备的检定(摘自GB/T 5170.5—1996)1023

9.13.5太阳辐射试验设备的检定(摘自GB/T 5170.9—1996)1024

9.13.7腐蚀气体试验设备的检定(摘自GB/T 5170.11—1996)1025

—1996)1025

—1985)1026

—1985)1027

—1985)1029

—1985)1030

9.13.12低温/低气压/湿热综合顺序试验设备的检定(摘自GB/T 5170.17—1987)1031

—1987)1032

—1989)1033

9.13.15水试验设备的检定(摘自GB/T 5170.20—1990)1034

第10章 电工产品包装1035

10.1 电工产品常用包装术语(摘自GB/T 4122.2—1996、GB/T4122.2—1996和GB/T4122.3—1997)1037

10.2包装件尺寸的选用1041

10.2.1包装单元货物尺寸(摘自GB/T 15233—1994)1041

10.2.2集装箱有关尺寸(摘自1045

GB/T 1413—1998)1045

10.2.3联运通用平托盘尺寸选用(摘自GB/T 2934—1996)1048

—1996)1051

10.3 电工产品包装常用标志1053

—2000)1053

10.3.2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摘自GB/T 6388—1986)1056

—1992)1058

10.4 电工产品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摘自GB/T 4857.17—1992、GB/T 4857.18—1992)1060

10.4.1试验方法中需要确定量值的因素1060

10.4.2试验强度值1061

10.4.3试验强度值的修正1062

10.4.4试验顺序1064

10.4.6试验大纲、报告及记录的1065

10.4.5包装件状态的选择1065

GB/T 4857.2—1 992)1065

10.4.7温湿度调节处理(摘自1065

编制1065

10.4.8性能试验大纲的举例1066

10.5 电工产品的防护包装1071

—1999)1071

—1999)1077

—1995)1081

—1999)1083

—1987)1089

10.6.1总则1091

10.6.2包装方式1091

—1992)1091

10.6.3包装的通用技术要求1097

第11章产品的可靠性与维修性1100

简介1100

11.1可靠性、维修性术语(摘自1101

GB/T 3187—1994)1101

11.1.1基本概念1101

11.1.2特性1102

11.1.3事件与状态1102

11.1.4维修1104

11.1.5时间概念1105

11.1.6特征量1106

11.1.7试验、数据、设计与分析1106

—1987)1108

11.1.8修饰词1108

11.2.2分析方法1108

11.2.1范围1108

11.2.4故障危害性分析1109

11.2.3 FMEA的一般步骤1109

11.2.5危害性矩阵图1109

11.2.6 FMEA和FMECA报告1110

11.2.7各种元器件的失效形式及其分布1111

11.2.8故障模式清单1112

11.3.1可靠性分配方法1113

11.3可靠性分配与预计1113

11.3.2 可靠性预计方法1114

附录A电子元器件工作失效率模型1116

11.4.4 热设计1118

11.4.1 元器件的选择和控制1118

11.4.2降额设计1118

11.4可靠性设计准则1118

11.4.3简化设计1118

11.4.7 电磁兼容性设计1119

11.4.6环境防护设计1119

11.4.8人机工程设计1119

11.4.5容差设计1119

11.5可靠性管理1119

11.5.1可靠性程序1119

11.4.9冗余设计1119

11.5.2可靠性设计评审1121

11.5.3 GJB450《装备研制与生产的可靠性通用大纲》简介1122

—1979)1122

11.6.1概述1122

11.6.2元器件的失效率等级1122

11.6.3失效率试验的一般要求1122

11.6.4失效率试验程序1124

11.7可靠性工程试验1125

11.7.1可靠性筛选试验1125

11.7.2可靠性增长试验1126

11.8可靠性统计试验1127

11.8.4试验方案1128

11.8.3联合试验小组1128

11.8.1术语定义1128

11.8.2对鉴定试验大纲及被检设备的要求1128

11.8.5 MTBF的验证值1129

11.8.6定时试验管理者提前作出评定1130

11.8.7标准型定时试验方案与提前评定试验方案的比较1131

11.8.9可靠性验收试验1131

11.8.8可靠性鉴定试验若干问题1131

11.9维修性1132

11.9.1概述1132

11.9.2维修性设计准则1132

11.9.3维修性分配1133

11.9.4维修性预计1134

12.1我国标准编号方法、代号及1140

12.1.1我国标准编号方法1140

览表1140

部分国外标准代号一1140

第12章我国标准管理信息与电工标准目录1140

12.1.2我国国家标准代号及其1141

含义1141

12.1.3我国行业标准代号及主管1141

部门一览表1141

12.1.4部分国际、国家标准代号、发布机构及其检索工具一览表1142

12.2 电工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览表1146

12.3.2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应关系1151

12.3.3采用国际标准的范围1151

12.3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有关1151

规定1151

12.3.1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一致性程度及代号1151

12.4 电工标准目录及信息1152

(摘自GB/T1772

11.6 电子元器件失效率试验方法1772

6.2.8标准频率(摘自GB/T1980

5.3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设备)接线端子的标志和识别(摘自GB14048.9—1998

—2001、GB/T 2423.2—2001

9.6环境试验总则(摘自GB/T2421

9.7.7试验Kc:接触点和连接件的二氧化硫试验(摘自GB/T2423

5.5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2682

钮的颜色(摘自GB/T2682

5.2 电器设备接线端子和特定导线线端的识别及应用字母数字系统的通则(摘自GB/T4026

9.5.2热带电工产品的气候防护类型及其使用环境条件(摘自JB/T4159

运动方向(摘自GB/T4205

5.9控制电气设备的操作件标准4205

9.5.4 电工产品户外、户内腐蚀场所使用环境条件(摘自JB/T4375

10.5.3 防霉包装(摘自GB/T4768

7.1 电气安全术语(摘自GB/T4776

分级(摘自GB/T4796

9.2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4796

8.4.1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摘自GB4824

10.5.4防锈包装(摘自GB/T4879

6.2.5船舶和近海装置用电工产品的额定电压(摘自GB/T4988

10.5.2防潮包装(摘自GB/T5048

4.9 印制板制图(摘自GB/T5489

10.5.1 防水包装(摘自GB/T7350

(摘自GB/T7826

11.2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7826

10.5.5缓冲包装设计(摘自GB/T8166

8.4.7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摘自GB9254

7.10.1户内、户外防腐电工产品环境技术要求(摘自JB/T9535

9.5.5户内、户外防腐电工产品使用环境条件(摘自JB/T9535

7.10.2户内、户外防腐低压电器环境技术要求(摘自JB/T9536

9.5.6户内、户外防腐低压电器使用环境条件(摘自JB/T9536

6.3.3电压波动和闪变(摘自GB12326

10.6机电产品包装的通用技术要求(摘自GB/T13384

7.2.2用电安全导则(摘自GB/T13869

6.3.5公用电网谐波(摘自GB/T14549

8.4.6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摘自GB15707

10.2.4运输包装件的尺寸界限及损坏因素(摘自GB/T16471

6.2.10集中网络控制装置的标准频率(摘自GB/T16700

安全要求(摘自GB17285

5.8 电气设备电源额定值标记的172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