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1-2015年都匀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780162106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74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1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01-2015年都匀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2001—2015年都匀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总报告1
(一)市情分析1
1.历史沿革、自然与社会概况1
2.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其评价4
3.市情特征分析11
4.都匀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历史任务14
(二)战略方针16
(三)战略目标18
1.整体战略目标定位19
2.专项战略标19
3.实现战略目标的条件分析20
(四)战略重点24
1.农业24
2.乡镇企业25
3.城市工业28
4.基础设施建设32
5.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34
6.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避免重复建设37
7.加强市场体系建设38
8.加快城市化进程39
9.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40
(五)战略阶段及其任务41
1.第一阶段(2001—2005年),为改革、调整和奠基阶段41
2.第二阶段(2006—2010年),为加速发展阶段42
3.第三阶段(2011—2015年),为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建成迈入现代化大城市阶段43
(六)战略对策44
1.进一步解放思想44
2.建立灵活多样的企业制度,大量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民营企业家45
3.使驻地企业为我所用46
4.树立环境意识,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增强都匀的吸引力46
5.实施名牌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48
6.多渠道引进人才,多元化筹措资金48
7.强化“大都匀”观念,扩大对外开放49
8.塑造城市形象,培育剑江文化50
9.发扬民主,依法治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发展51
10.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人的综合素质52
11.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方针53
二、2001—2015年都匀市农业发展战略规划55
(一)现状分析55
1.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在低水平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但低效农业仍占主体地位57
2.农业产业结构有较大进步,但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58
3.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但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导致经济效益下降58
4.在一些生产条件改善的同时,另一些生产条件却在恶化59
5.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但流通不畅,给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构成新的困难59
6.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虽有提高,但山区农民由于环境闭塞,小农意识仍然根深蒂固59
(二)战略方针59
1.总体战略方针60
2.具体战略方针60
(三)战略目标65
(四)战略任务66
1.农业总产值增长67
2.农产品总量增加,有效供给能力增强68
3.乡镇企业的发展69
4.城乡居民收入水平69
5.人口发展70
6.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发展70
(五)战略阶段及其主要任务71
1.第一阶段(2001—2005年),为起步调整阶段71
2.第二阶段(2006—2010年),为全面推进阶段71
3.第三阶段(2011—2015年),为生态农业示范市建成阶段72
(六)战略对策73
1.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73
2.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对策75
3.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战略对策77
4.重视“绿色农业”,普及“生态农业”,发展“旅游农业”,形成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体系78
5.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战略对策79
6.实施“科教兴农”的战略对策80
7.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81
8.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建立工业小区,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81
三、2001—2015年都匀市工业发展战略规划83
(一)现状分析83
1.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83
2.发展的主要特征84
(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分析87
1.发展的有利条件87
2.发展的不利因素88
(三)战略方针88
(四)总体构想89
(五)战略目标90
(六)战略阶段及任务91
(七)战略对策92
1.从政府方面看,需要采取的措施92
2.从企业方面考虑,促进工业的发展,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94
3.从市场方面看,促进都匀工业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工作96
四、2001—2015年都匀市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97
(一)背景分析97
1.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国内形势97
2.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98
3.贵州旅游业发展状况及都匀市在其中所处的地位98
4.都匀市“建强创优”工作全面展开99
(二)现状分析99
1.旅游资源分析99
2.产业基础分析101
3.区位条件分析103
(三)战略方针103
(四)战略目标104
(五)战略重点104
(六)战略阶段及其任务105
1.近期(2001—2003年),为起点初创建设阶段105
2.中期(2004—2010年),为新产品推介、市场导入阶段107
3.远期(2010—2015年),为成熟发展阶段108
(七)战略对策108
五、2001—2015年都匀市社会事业发展战略规划110
(一)现状分析110
1.科技队伍与科技管理水平与其要承担的历史重任差距悬殊110
2.普及义务教育的成绩和问题111
3.在医疗卫生方面,各项基础设施尚需完善,医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还处于较低的水平113
4.城乡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郁113
(二)战略方针114
1.转变观念115
2.完善机制115
3.城乡兼顾,全面发展115
(三)战略目标115
1.科技发展目标116
2.教育发展目标116
3.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发展目标116
(四)战略重点117
(五)阶段与任务118
1.第一阶段(2001—2005年),为调整与奠基阶段118
2.第二阶段(2006—2010年),为起飞与发展阶段119
3.第三阶段(2011—2015年),为提高并实现良性循环阶段120
(六)战略对策120
1.提高科技先导意识,加大科技投入120
2.实施人才工程,引进和培养并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121
3.抓好科技引进与开发,促进科技成果尽快形成规模生产123
4.充分发挥现有人力、物力资源的潜力123
5.深化改革,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医疗管理体制124
6.广开渠道,多种形式发展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124
六、2001—2015年都匀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构想126
(一)现状分析126
(二)战略方针128
(三)战略目标131
(四)战略重点131
1.建设总规和详规的制定131
2.管理体制的理顺132
3.高附加值工业的确立133
4.开发区外向度的加大133
5.主导企业的确立与培育134
6.科技企业产业园的建立134
7.企业孵化器的建立135
8.信息技术软硬件的投入136
(五)战略阶段及其任务136
(六)战略对策137
1.努力营造和完善投资环境137
2.重构开发区的管理职能、加大其对经济的整合能力138
3.走出去,引进来139
4.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建立企业孵化器139
5.设立技术创新基金,争取引入风险投资公司140
6.为现有驻区企业加速“裂变”创造条件140
7.建立农业开发实验园141
七、2001—2015年都匀市城镇发展与布局战略构想142
(一)城镇发展现状142
1.城镇体系142
2.城镇建设与布局143
3.存在的问题145
(二)影响城镇发展和布局的基本因素145
1.高原山地145
2.交通146
3.经济发展水平147
4.民族传统148
(三)城镇发展与布局战略148
1.指导方针148
2.战略目标149
3.集镇建设与布局149
4.中心城市建设与布局151
(四)基础设施157
1.公路157
2.电信158
3.供电161
八、2001—2015年都匀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战略规划164
(一)现状分析164
1.自然生态环境现状与存在问题164
2.城市生态环境现状与存在问题166
(二)战略方针与基本思路166
1.战略方针166
2.基本思路167
(三)战略目标与战略任务167
1.战略目标167
2.战略任务168
(四)重点工程与实施步骤168
1.在现有“天然林保护工程”基础上,扩大全市河流上游及中下游河岸的水土保持面积,特别是境内的西北与东南地区,全面实施“水土保持工程”168
2.退耕还林、还草,退林还草,积极开发未利用土地,实施田林草置换的“退还工程”169
3.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实施“树种结构优化工程”170
4.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管理,实施“自然保护工程”170
5.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工程”171
6.实施市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生态建设工程”171
7.实施“主要生产型污染治理工程”171
8.实施“市区生活污染治理工程”172
(五)战略对策172
1.充分发挥政策的宏观导向作用,理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机制172
2.拓宽生态环境建设融资渠道,弥补建设资金不足173
3.加强生态环境技术与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加大执法力度173
4.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73
热门推荐
- 2067702.html
- 1110383.html
- 3535011.html
- 2185234.html
- 120966.html
- 701354.html
- 1860972.html
- 473784.html
- 1318792.html
- 22421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13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63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11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9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18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5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88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96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4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790.html